9月6日,第七届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论坛分论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合肥等25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的试点城市代表齐聚一堂,总结探讨各自的运营经验和出现的问题。
示范推广有成果 今年将新增超过3.6万辆
“截至2011年3月,25个示范城市累计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1万辆,累计运行里程超过3.3亿公里,载客超过90亿人次,没有发生严重的车辆安全事故。各试点城市也分别出台了财政补贴、产业扶持、科技研发、市场准入等各类政策27项,共建成104座充电站、1494个充电桩、2座加氢站,基本可以满足示范车辆的运行要求。”在论坛上,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交通处处长武平,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自2009年启动的“十城干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情况。
武平透露,2011年度,试点城市将新增纯电动汽车28822辆、混合动力汽车8036辆、燃料电池汽车14辆,共计超过3.6万辆,将申请中央财政研发预拨资金40亿元。到2011年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较2010年有大幅度增长。特别是随着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工作的开展,纯电动汽车将会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
“我们的目标是,到2012年推广各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超过10万辆。”他说。
武平表示,“十二五”期间,电动汽车发展的重点工作将集中在以下七个方面:继续坚持“三纵三横”的电动汽车研究开发布局、多产业化研发模式,充分发挥整合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加快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完善我国电动汽车标准体系;深化示范推广工作,探索商业化推广模式;继续支持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任务:继续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人才培养;继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等。
试点城市“疲惫” 对扩大规模心有余而力不足
论坛上,北京、上海、广州、合肥、深圳、唐山、昆明、杭州8个城市的相关负责人,没有过多谈及产品本身,更多地从整个运营角度总结了各自的经验。
由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项目是一项涉及充电站建设、土地使用、车辆运营等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各地为此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不仅投入大量资金,而且建立起联动工作协调机制,集中解决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在经济发达的深圳市,通过引入投资者解决充电站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通过租赁方式解决公交公司购买新能源客车财力有限的问题。昆明根据自身高原城市的地域特色,示范运行不同技术路线和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并搜集积累了大量第一手的高原运行数据。
除了介绍示范运行经验外,一些城市还感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工作压力很大。他们表示,一方面,产品价格依然过高,地方补贴负担过重;另一方面,各地充电价格高,电池寿命短,让公交公司望而却步。虽然经济实力较强的深圳、上海等地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解决资金缺口,但由于短期内新能源汽车的替代效益无法显现,使得市场推广步伐缓慢。
湖北省襄阳市副市长表示,由于目前每辆节能与新能源客车一般不低于120万元,虽然中央政府每辆车补贴50万元左右,但公交公司只愿出20万元购买车辆,推广十分困难。“前不久襄阳市专门为此召开会议决定,每辆车由市政府补贴30万元,省政府补贴20万元,也就是说,一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需要政府补贴100万元才能把这个‘小祖宗’服侍好。”这位副市长的话,表达了一些示范城市“不堪重负”的无奈。
当前,尽管各城市都明确提出未来几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推厂目标,但他们希望得到国家更多补贴和税收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