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让“弃能”变“氢能” 白城探索氢能发展新路

2019/10/16 14:03:412918

继山西大同、山东济南等地陆续宣布建设“中国氢谷”之后,吉林白城也正式加入这一热潮。白城希望借助当地可再生能源优势,探索出能源与资源相结合的氢能发展新路径。

在日前举行的首届“中国北方氢谷”产业发展高端交流会上,白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明伟说:“白城从新能源电力开发起步,将以新能源电解水制氢为主要技术路线,延伸打造制氢、储氢、运氢、用氢全产业链。

显然,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进而发展氢能全产业链,已成为白城谋求经济振兴的“重要一招”。

依托可再生能源的氢能发展路径

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东麓平原区的白城,拥有丰富的石油、风力以及多种矿产资源。全市风电、光伏并网装机465万千瓦,尚有3000万千瓦可再生风光资源容量可开发。

5月29日,《白城市新能源与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对外发布,《规划》提出力争到2035年,白城风电装机达2000万千瓦、光伏装机达1500万千瓦,年生产氢气能力达到百万吨级,产值近2000亿元,累计投资可达到2000亿元。

据介绍,白城正是依托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优势,以新能源电解水制氢为主要技术路线,延伸打造氢能全产业链,从而实现从生产到应用整个过程的零排放、零污染。“白城市的氢能发展规划结合了自身的地缘优势,将可再生能源作为一块金字招牌打向全国。”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说。

记者在交流会上了解到,白城市将与长春市合力打造“白城—长春”吉林西部氢能走廊,借助中国一汽集团公司解放汽车制造优势,沿长白高速公路布局加氢站,促进氢能基础设施与燃料电池汽车协调发展,辐射并带动全省氢能汽车产业发展,到2035年氢能汽车产能将达到十万辆级。

能源结合资源下的“变现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坦言,白城市目前在新能源的发展存在着三大问题。首先,电力的本地消纳不足,2018年全市电源装机656.9万千瓦,而年最大负荷80.3万千瓦仅占总装机量的12%,近90%的电力需要外送消纳。其次,白城目前的电力外送能力受限。再次,风能本是白城市的资源优势所在,但近几年风电开发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富集的风能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

交流会上,与会专家认为,白城市丰富的风光资源和氢能产业相结合,是因地制宜和解决弃风弃电困境的有效途径。如此,氢的来源成本可控,可以将资源转化为财富,促进经济的发展。“制氢是氢能产业链的龙头,可再生能源制氢是符合氢能伦理的氢能可持续发展之路。”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毛宗强说。

与此同时,“弃能”变“氢能”不仅能从源头上解决氢的生产和成本问题,还能解决白城市本地消纳与外送面临的困境。李明伟介绍,白城市利用国家鼓励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的政策机遇,通过智能微电网、直购电、轻度并网型风电制氢、离网型风能(光伏)制氢,使氢气在加氢站“出口”价格控制在每公斤40元以下,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已经具有市场竞争力,使氢能发展具备了经济性,氢能大规模商业化成为可能。

面对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干勇亦提到白城可以破局的亮点,“氢能消纳的途径和技术路线具备经济技术可行性,如发展绿色交通、天然气掺氢等,同时结合白城市自身优势量身制定全产业链建设方案,也能够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在求变与缓冲中实现产业破题

在机遇的转角,白城这片土地或因氢能而变。

“氢能特别适合寒冷的东北,发展氢能是振兴东北的大好机遇。白城风电制氢是无碳的绿色氢气,符合氢能伦理,即氢能可持续发展。”毛宗强等专家一致认为,氢能产业的发展与白城市的经济振兴相辅相成。

如今被氢能所激活的白城,和这片黑土地上其他城市一样,曾留下计划经济时代最鲜明的烙印。虽然白城对于自身氢能产业的发展有着充分的抱负和雄心,但未来想要实现可持续、规模化的发展仍需负重前行。

对此,同济大学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余卓平则表现出更为积极的态度,他认为对于氢能产业的发展,东北残余的计划经济模式惯性反而能成为优势,“目前全国的氢能发展过热,呈现一种散乱、不集中的态势,而所谓计划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白城要做的是将星星之火汇集起来,点亮氢能产业的燎原火炬。

余卓平认为,白城还需提出有利于氢能发展的体制机制、财税和产业政策建议和路线图,推动国家级氢能和燃料电池试验示范区建设,通过大规模的氢能应用,验证氢能产业技术路线,探索商业化的推广模式。

“交流会上呈现的可观的数字以及令人振奋的阶段目标背后,需要更为专业和坚固的产业联合与技术支持,也离不开顶层设计和科学的政策规划,目前白城的企业合作已经初步达成,探索新能源资源富集区域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模式需要在求变与缓冲中平衡。”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