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氢燃料电池供应商普拉格能源(NASDAQ:PLUG)“爆炸式”增长的订单和股价再次打开市场对燃料电池的想象空间,知名券商分析师一再力推,A股相关概念股股价在春节后亦一路上扬。但大智慧通讯社和数位业内专家交流后发现,他们对燃料电池未来的发展均持保守意见,认为其在中短期内实现民用化、商业化生产难度会很高,预计市场很难打开。他们同时表示,由于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各有利弊,氢燃料电池暂时也无法取代锂电池。
普拉格在2013年1月1日~5月15日期间共接到1百万美元的合作订单。而在宣布获得AirLiquide650万美元注资后,公司订单开始呈“爆炸式”增长。5月15日~10月8日期间,公司共接到1100万美元的订单;在这之后的1个多月时间内(10月8日~11月14日),公司又收到另外的1400万美元的订单。 今年1月2日,公司宣称2013年第四季度销售订单价值约3200万美元,达到既定目标,订单客户包括沃尔玛、宝洁、奔驰、宝马、美国西斯科公司、可口可乐等。公司预计2014年一季度的订单有望超越前一季度。 “如此的订单增速能很好地确保公司在2014年中期实现税前盈利。”普拉格CEOAndyMarsh表示。 而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普拉格公司的氢燃料电池主要应用于物流机械如电动叉车,包括一些来自知名汽车生产商的订单亦是如此。普拉格公司同时也表示来自这一领域的燃料电池需求一直不错。 例如,公司于去年8月宣布,继7月购买了72套GenDrive氢燃料电池后,奔驰公司再次向普拉格预订了123套氢燃料电池。这些燃料电池将用于奔驰位于美国亚拉巴马州的汽车装配厂的叉车车队。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燃料电池研究所的一位专家告诉本社,现在氢燃料电池的确有小量的市场,除了可以运用于电动叉车外,还可以运用于发电站、通信基站备用电源等。 “但这些市场都很小,因为量少,氢燃料电池的成本也就会比较高。”上述业内专家表,"只有大规模生产后成本才有可能降下来。"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1月7日宣布获得美国能源部3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将为联邦快递(FedEx)公司20辆厢式货车安装氢燃料电池动力增程器后,市场显示对普拉格氢燃料电池在其他市场的应用抱有很大的期望。 据公司介绍,该项目为普拉格、FedEx以及SmithElectricVehicles的合作项目,改装后的FedEx厢式货车将由锂电池组和10千瓦的普拉格氢燃料电池系统联合提供动力,一次充电后能将续航里程翻倍。 业内专家:氢燃料电池商业化难度高,市场空间不易打开 除了上述那些应用外,氢燃料电池也可用于汽车生产。氢燃料电池汽车由于完全没有碳排放和其他污染而被认为是汽车的终极方案,清洁程度优于混合动力车和其他电动车。鉴于汽车市场体量较大,因此氢燃料电池如果也能在这一市场分得一杯羹,那么需求毫无疑问也就会得到可观增长。 然而,上述来自交通大学燃料电池研究所的专家以及一位来自上海中科同力化工材料公司(下称“中科同力”)的专家均对本社表示,燃料电池的推广并不存在技术上的问题,但成本以及加氢站的建设却是两大较难逾越的障碍,氢燃料电池汽车实现民用化、商业化难度很高。 "燃料电池生产成本很高,而加氢站的建设甚至比锂电池电动汽车的充电站更难,因此目前锂电池用的较多(注:特斯拉汽车用的便是锂电池)。首先,氢气有爆炸的隐患,另外,氢气来源渠道有限。我之前考察过的日本的加氢站是选择建设在氯碱厂旁边的,因为氯碱生产可副产大量氢气。"中科同力专家表示。 "所以从燃料来源这个角度来说,甲醇燃料电池的可能性还比较大,因为甲醇的来源比较广。"他说,"目前全球范围内能实现氢燃料电池商业化的企业还没有,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的难度很高,国内短期内也看不到希望。"上述业内专家补充道。 当本社提出该如何看待日本丰田、德国奔驰公司计划在2015年量产氢燃料电池汽车时,他则表示,这或许是丰田、奔驰想向世界宣告氢燃料电池生产技术已成熟,"估计生产几十、几百辆是没有问题的,但大规模生产仍不太可能。" 然而,上海交通大学燃料电池研究所专家亦承认,近些年日本、欧洲、美国加州、荷兰等地都在加紧推动建设加氢站和燃料汽车的使用,他并表示若国外氢燃料电池汽车能实现一定程度的量产,那么国内相关企业的产品也是有可能进入整个供应体系的。他并认为,由于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各有利弊,因此短期内两者还不能互相取代。 国内氢燃料电池配套体系已逐渐完善,如东岳集团的质子交换膜、贵研铂业的催化剂、碳板等均可国产。燃料电池制造成本是推广最大的问题,而成本的核心在于规模,随着2015年丰田、奔驰、通用、本田等实现燃料电池电动车的产业化,成本下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