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新能源汽车网讯 2017年4月上海车展期间,丰田宣布旗下的Mirai燃料电池汽车在今年10月进入中国市场测试,以便为正式在华销售提供技术、使用、加氢和服务支持。
从1997年,丰田第1代普锐斯油电混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销售至今,“普锐斯类”(包括使用相同油电混动技术的凌志、丰田其他车型)油电混动汽车已经售出900余万台。无论市场占有率,还是技术发展程度,“普锐斯类”混动技术已经堪称全球第一。为了保证技术领先型,丰田在开发“普锐斯类”油电混动技术同时,对燃料电池、内燃机小型化以及多种燃料应用的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一刻不停。
2015年11月,丰田Mirai燃料电池汽车在日本以不到30万元人民币(日元折算之后)销售。与电动汽车、油电混动汽车不同的是,Mirai燃料电池汽车需要专用的加氢站支持,排放的是“近乎可饮用的纯净水”。对于四周环海的日本而言,使用“海水制氢”技术,较电驱动技术车用化,在成本和便利性层面更具吸引力。
与此同时,德国奔驰、美国通用,也都在燃料电池技术民用化和军用化获得了相当技术成果并试制了样车。
那么,燃料电池技术和整车制造在中国市场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
早在1960年代中国汽车工业起步初期,上级主管单位就新能源技术进行了细致的规划。电动汽车技术及整车以北汽为主牵头研发;燃料电池技术及整车以上汽为主牵头研发。在此后的40年间,北汽和上汽都在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相关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015年,上汽推出了续航400公里、“无污染,零排放”的荣威750E燃料电池汽车。此时,中国政府已经确定在乘用汽车领域主推电动和混动汽车,并为此设立了“高额且诱人”的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由于燃料电池汽车的普及需要大量加氢站、储氢站、制氢站以及庞大技术支持设施的建设,短期内难以进行大规模私人用车市场推广。
2016年,福田汽车集团,推出了欧辉系列12米和8.5米级别(长度)的燃料电池大巴。福田汽车联合清华大学、亿华通等科研院校和技术研究所,用5年时间研发出具备大规模批量生产和商业化应用的原创掌握的燃料电池核心技术、整车以及配套支持设备。
2017年4月上海车展,福田欧辉燃料电池大巴正式上市发售,并斩获批量订单;据了解,福田欧辉多款燃料电池大巴将服务于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
与上汽荣威750燃料电池汽车一样,福田欧辉燃料电池大巴也依赖制氢站、储氢站、氢运输以及加氢站配套支持设施。但是,福田欧辉燃料电池大巴主要应用在公共交通领域,点对点、单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日均行驶里程不超过200公里的运营模式,可以最大降低配套支持设施的建设数量和规模。很显然,针对公交市场的福田欧辉燃料电池大巴更具备推广意义和更低的普及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