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1日 星期四
2024年10月31日 星期四

亚洲地区燃料电池和氢能市场的总体展望(二)

2019/10/16 14:08:032758

三、韩国氢能和燃料电池市场1.jpg

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

韩国为了到2030年在交通领域实现11% CO2减排,因此FCEV的保有量有望达到63万台,加氢站保有量达到500座。

1)韩国FCEV数量

低排放汽车(包括FCEV)的新车登记数量增加,从2%的现状到2020年的20%

虽然到2020年电动汽车有望成为主流,但是2030FCEV的重要性将会增加。

IMG_271

2)韩国加氢站建设计划:

政府计划到2015年安装43座加氢站,到2030年则为500.

加氢站计划建设在连接首尔和釜山的主干道上。

IMG_272 2、大型CHP市场急剧扩大

1)韩国大型CHP设施数量

2013年以后,由于数十至数百兆瓦(MW)设备的大规模发展计划的开始,市场急剧扩大。

IMG_273

2)市场快速增长的背景

与风力发电相比,CHP的可再生能源协议 (Renewable Portfolio Agreement, RPS)的审批准许更容易获得。可再生能源认证(Renewable Energy CertificationREC)比其他较高。Posco , Doosan, LG等参与进市场。在平泽市或者首尔,2015年之后大型燃料电池发电项目的计划已被制定,首尔的燃料电池市场将会持续扩大。

平泽市360MW级别的发电厂

IMG_274

POSCO Energy Doosan在平泽市建造360MW级别的发电厂。总投资高达2.5兆韩元,发电厂有望在2018年完成。

首尔燃料电池发电厂的构想:

IMG_275

首尔正积极投资燃料电池企业。作为长期目标,计划建造330MW的燃料电池发电厂。

3)全球合作

韩国,欧洲和美国的燃料电池公司间的全球联盟正在加速结盟中。

IMG_276 3、微型热电联供系统(Micro CHP

微型CHP仍然在研发阶段,预计2020年进入市场。

韩国微型CHP 路线图

微型CHP将会快速推广,因为到2020年随着大型CHP市场的快速扩大电堆的价格也将下降。

IMG_277

4、展望

要达到2030年在交通领域实现11% CO2减排的目标,FCEV的保有量有望达到63万台,加氢站保有量达到500座。除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市场正逐步聚焦在内置大型燃料电池。

四、中国氢能和燃料电池市场

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国内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正在进行,计划2025年之后进入市场。

1)“中国制造2025”中氢能燃料电池的政策

2020年以前,提前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2025年达到的1000台量产燃料电池汽车的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氢能和燃料电池被列入如“863计划”和“973计划”等国家重点研究计划。

2)核心材料的生产

IMG_278 3)过去十年间燃料电池汽车和公交大巴的示范运行项目:

IMG_279 4)与巴拉德的合作研发:

在中国由于城市环境恶化,燃料电池大巴具有大规模推广的潜力,与巴拉德公司的合作研发正在进行中。

a.燃料电池大巴的研发:

共同研发概况:以巴拉德燃料电池电堆为动力源生产了可乘坐78人的大巴;燃料加注一次续航里程达300km以上;试驾无故障运行150km圆满完成;

共同研发伙伴:广东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飞驰汽车制造公司;巴拉德公司;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b.巴拉德中国公共运输联盟框架:

IMG_280

2、其他工业用途

燃料电池在其他工业领域的应用如有轨电车和无人机等也正在处于研发阶段中。

1)燃料电池有轨电车的发展

IMG_281

在佛山示范运行了搭载巴拉德燃料电池电堆的有轨电车;200kw的燃料电池电堆,目标持续运转时间为20,000小时。

2)燃料电池无人机的发展

IMG_282

Ehang 开发了单座无人机;

为了增加无人机巡航航程,燃料电池正在研发中。

3、展望

燃料电池汽车和大巴的实证正在进行,有轨电车和无人机应用正在探索中。

IMG_283

五、氢能和燃料电池工业未来的展望

1、中国和韩国市场的国际联盟加速,影响到外国市场,有可能威胁到日本厂商。

IMG_284

中国市场和韩国市场,尤其是大型CHP和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市场持续扩大;韩国,中国,欧洲和美国厂商的合作联盟加速;今后中国和韩国的厂商势必掌握市场主导权。

IMG_285

2、亚洲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工业的构造转换引起日本厂商商业策略的重构

在日本,美国和欧洲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开始,氢能供应链组织的投资正在加速;尽管北美,欧洲和日本在氢能和燃料电池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方面占据领先地位,但是得益国内强大的市场背景,韩国和中国的氢能和燃料电池市场也开始发展起来;从以往的战略模式来看,韩国和中国系统厂商未来有望引领该市场;对于日本厂商来说,重新规划战略方案以把握日本国内以及全球发展的关键时机,尽早建立海外市场和全球合作关系是至关重要的。